扬子晚报网8月28日讯(记者 陈咏)疫情期间,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如何做好自身防护?28日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进行了提醒。

新闻发布会场
苏北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科主任窦英茹表示,身处社区一线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所在社区风险等级、不同工作的要求,做好相应防护用品的正确、合理使用,做好自身基本防护。中风险地区的工作人员,如垃圾清运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防护服、N95 口罩、防护面屏、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核酸采集协助人员,建议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服、N95 口罩、防护面屏、靴套;负责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送货上门的配送员,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小区进出口秩序维护员,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

同心抗疫
对于一线工作人员,还要养成自身防护的一些卫生习惯:第一步,注意手部卫生。手卫生是新冠防控的重要环节,社区工作者每天要接触很多物品,所以一定要“勤洗手,正确洗手”。第二步,守牢“一米”底线。在日常社区工作中,做到保持“一米礼仪”,做到无特殊不直接接触原则。第三步,正确佩戴口罩。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口罩佩戴要符合要求,充分包裹口鼻,鼻夹要压实;口罩使用最长时间不超过8小时;使用中手不触碰口罩外层,口罩有潮湿或污染时及时进行更换;一次性使用的口罩要做到一用一换,使用后及时按要求丢弃,不可重复使用。第四步,做好家庭防护。回家后第一时间要进行淋浴洗澡,更换的衣物不可堆积,要及时清洗,阳光爆嗮;加强室内环境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加大环境消毒频次,同时做好垃圾、粪便和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每日做到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