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采取网络发布会的形式举行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成都预防医学会会长、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副会长张建新出席发布会并通过网络直播回答记者提问。
提问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新华社记者:目前,佩戴口罩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护方式。随着复工复产,相当多的网友对口罩的正确选择与佩戴以及使用后的处理有很多疑惑,请问,怎样规范科学使用和处理口罩?
张建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戴口罩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防护手段,关于口罩的选择和使用,我着重和大家谈三点:
1
建议普通民众根据暴露危险大小和场合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普通生活口罩等。
在个人独处、在空旷的地区(运动场、田野、郊区、露天等)工作或活动,普通居家环境、人员固定的普通办公室,建议常开窗通风,可以不佩戴口罩。
空旷的建筑工地上可以佩戴防尘口罩。
在各种口罩脱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布、棉等无毒无害材料自制口罩,价格低廉,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便于清洗、消毒、重复使用,减少浪费。
在佩戴口罩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首先要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保持口罩清洁、结构完整,尤其是内层不受污染,这样我们一个口罩就可以重复使用。
其次,每次使用之后,应该放在比较洁净、干燥通风的地方。
这里要提醒大家,喷洒消毒剂,包括医用酒精,会使防护效果降低,所以不宜采用酒精喷洒的方式去给口罩消毒。
如果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应及时更换。
2
没必要戴多层口罩。
我们发现有个别人佩戴多层口罩,以为这样会加强防护的功效,这个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大家要知道,只要正确佩戴一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就完全可以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佩戴多层口罩,不仅不会明显提升防护效果,反而影响口罩的气密性,增加不舒适度,同时还是一种浪费。
3
不盲目使用高防护级别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主要适用于一线抗疫、对防护要求很高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普通民众一般使用普通医用口罩或普通生活口罩就可以了。
在当前N95口罩十分稀缺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更多的N95口罩留给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让他们在抗疫救人的一线更好的保护好自己。
口罩的正确佩戴在很多权威媒体,如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官微等均有介绍,大家可自行在网上搜索学习,在这我就不再介绍了。
口罩使用后该如何处理?
使用过后的口罩的处理很重要,使用过的口罩可能会携带病毒、口腔细菌等这些微生物,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那么,口罩使用后该如何处理?
网上有焚烧、拿开水烫、剪碎了再扔等办法,但这些方法靠谱吗?
答案当然是不靠谱,这些方法不仅不能有效杀灭病菌,而且容易造成别的风险。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去医院就诊的所有人员,包括看望或陪伴病人使用过的口罩,用完后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桶中。
第二,一般情况下,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专用垃圾桶。在处理完口罩后,一定记得认真洗手。
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记者:最近有报道说,上海专家组称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现在广大网民对空气中是否都存在着含有病毒的气溶胶感到恐慌,请问家庭和个人需要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张建新:这确实是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问题,我主要给大家介绍几方面的情况:
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是由极其细小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分散并悬浮在空气中,随着空气一起流动,悬浮时间长、颗粒小。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简单来说指的是空气中直接含有病原体颗粒,被健康人吸入从而造成感染。
新冠肺炎经气溶胶传播目前还没有定论,虽然从理论上看,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是有可能的,但其对疾病流行的影响非常有限。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流行特征来看,我们尚未看到支持气溶胶是主要传播途径的证据,对当前的疫情防控策略也不会产生影响。
气溶胶造成的传播几率大不大?
气溶胶产生有一定的条件,一般在医院ICU内因为患者使用呼吸机和其他呼吸治疗操作而容易产生。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气溶胶播散虽然距离更远、停留在空气中的时间更长,但同时气溶胶中的病毒含量较呼吸道飞沫中的含量更低,一般达不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并且随着环境因素(如气温、阳光等)的变化以及时间长短,气溶胶中的病毒会减少,所以,气溶胶造成的传播几率并不大。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来说,还是以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即使气溶胶能够传播,它与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预防措施基本相同:隔离+口罩+洗手+通风等。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目前聚集性疫情在多地发生,请问什么是聚集性疫情?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请问家庭可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张建新:什么是聚集性疫情呢?我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个家庭一家四口,三人确诊,就是因家庭中有人从湖北回来后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从而导致全家人相继感染。除此以外,包括聚众打麻将、摆酒席、朋友聚餐等都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居家隔离。这里主要针对两部分人群:
一是从外地尤其湖北、广东、浙江、河南等疫情高发地区回来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是重点关注排查的对象。
如果没有发热或咳嗽症状,可居家隔离两周不要外出。隔离期间,要注意和家人的隔离,住单间,避免身体或体液接触,减少共用品,污染物消毒处理,佩戴口罩,勤洗手,密切观察身体状况等。如果出现发热或咳嗽症状,要及时到定点医院就医确诊后隔离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所以同上述人员有密切接触者也应居家隔离,这里特别提醒,居家隔离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措施要求,决不能大意。
二是住在本地的普通群众。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餐具等个人卫生用品,就餐使用公筷,不对儿童口对口喂食,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应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到封闭、人员密集的场所,不聚餐,不参加聚集性活动,降低与潜在传染源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