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柯静通讯员郭俊吴婧)暑假来临,游泳、潜水等项目受到追捧。最近,在浙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因为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引发炎症的患者猛增,每天有好几例。
准新郎小仁(化名),前几天游泳回家后,右耳听不清,而且还有点痛。“在家折腾了很久都没用,于是赶紧来医院。”检查后才真相大白,小仁的耳屎被水泡胀后将耳道堵住,导致耳朵暂时“失聪”。医生将耳屎掏出后,小仁的右耳就恢复了正常听力。
吕慧洋医生表示,游泳时耳朵会进水,水闷住了耳朵,便会引起急性炎症或者耳屎膨胀后的闷塞感,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耳屎学名叫“耵聍”,大多数情况下,耵聍会随着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等活动自行脱落并排出耳道,所以并不需要特别清理,但如果要进行水下运动,最好还是将“耵聍”提前清理下。
此前,浙江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许敏达主任医师还接诊了因潜水引起的耳气压伤。王女士去海岛游玩,在潜水中心,教练简单地向潜水学员介绍了潜水过程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教练提到,在潜水过程中,如觉得耳闷、耳痛,则需用手捏住鼻子做鼓气的动作。王女士下潜过程中,便感双耳痛,她努力做耳压平衡,但效果甚微,王女士只能忍着耳痛,继续跟着教练的步伐下潜。上岸后,王女士双耳疼痛、右耳流血、鼻腔出血,并伴有听力下降。
回杭后,王女士到浙江医院就诊,许敏达主任医师告诉王女士,这是潜水引起的耳气压伤。“潜水较常见的耳损伤是鼓膜出血、破裂,听小骨也可能脱位。所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多可自行恢复。潜水所致的内耳损伤,则会引起永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